白族扎染走进阿联酋“大展鸿图”
近日,大理白族扎染代表性品牌蓝续、白族扎染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翰敏、白族扎染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斌,受邀前往阿联酋扎耶德大学开展“蓝染沙语 纹承匠心”主题的扎染艺术展览,并在扎耶德大学孔子学院、艺术学院和校内开展3期白族扎染体验工作坊。
近日,大理白族扎染代表性品牌蓝续、白族扎染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翰敏、白族扎染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斌,受邀前往阿联酋扎耶德大学开展“蓝染沙语 纹承匠心”主题的扎染艺术展览,并在扎耶德大学孔子学院、艺术学院和校内开展3期白族扎染体验工作坊。
近日,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营造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浓厚氛围。
行走在大理古城的青石板路上,常常会与一抹亮眼的蓝色相遇:沿街的小店中蓝色的布偶歪头注视着游人,蓝白色的裙摆被风吹起一道弧度……苍山洱海之间,白族扎染技艺静静流淌了千年。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公安机关深刻认识到,守护一方平安,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破解警力有限与治安需求日益增长的现实课题,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创新群防群治路径,不断深化推动春城“红袖标”治安志愿者队伍
白族扎染(古称“绞缬”)的起源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秦汉时期。东汉《云南省志·文化志》记载大理已有染织技艺,而唐代是其发展的关键节点——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南诏舞队赴长安献演《南诏奉圣乐》,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正是扎染制成,见证其融入中原王朝
第一条 为了加强苍山的保护和管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绣花图美心思巧,电诈伎俩更花哨;古道马岭宣新法,民族团结共守章!”8月25日上午,悠扬的白族山歌伴着阵阵掌声在大理州洱源县牛街乡福和村村民罗文兴家的白族小院中回荡。这场结合白汉双语的“入户宣讲”是“云岭网安大篷车巡回之旅”活动中的一环,用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的
2025年8月23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二届律师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苍山饭店正式拉开序幕。会议全面总结大理州律师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及第一届监事会工作,将选举产生大理州律师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及第二届监事会班子,为大理州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全州159名律师
当高原足球遇见乡超宝贝,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8月13日,云南大理鹤庆将迎来一场颠覆传统的乡村足球盛宴——这场由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体育局等部门联合打造,融合足球、美食、民俗与美景的“大地流彩·和美乡村足球赛”(鹤庆站)即将盛大开赛。
在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城,虎头山的晨光总先落在虎山书院的窗棂上。这座由白族学者杨茂川创办的书院,像一枚被时光反复摩挲的印章,深深嵌在滇西的文化肌理里,带着岁月打磨的温润。一万册藏书中,既有明清方志的泛黄纸页、民间唱本的油印墨迹,也有摩崖石刻的拓片残卷、土司家谱的
彝族与白族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自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尽管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深入探究后会发现,他们在许多领域展现出令人瞩目的相似性。本文通过对彝族与白族的历史渊源、语言文化、宗教信仰、传统艺术、民居建筑以
白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大理等地,贵州白族则多为明清时期从云南迁徙而来,其服饰在保留本民族传统的同时,也受当地汉族、苗族等民族文化影响。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云南的大理国。虽然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这个王国的地位似乎不那么显眼,但它却有着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云南王国”,看看它是如何在大山深处崛起的吧!
2015年9月的一个深夜,在德国的斯图加特火车站,我拖着一个巨大的行李箱,沿着铁路奔跑了10分钟,就差200米时火车开走了,我一下瘫坐在地上。
大理市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地处自治州中部,面积 1738.6052 平方千米,2023 年末常住人口 79.01 万人,户籍总人口 66.03 万人,2023 年地区生产总值 546 亿元。其领导班子肩负着引领地区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等多方面的重要职责
灵动精巧的虎头帽、端庄大气的白族新娘装......很难想象如此精美的针线出自一个年轻小伙之手。他就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大营镇萂村村委会“00后”白族小伙张鸿林。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县市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的重要
从偷偷学艺的“叛逆少年”,到宾川县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从校园里的“非遗小课堂”,到抖音直播间里的“云端绣坊”,这位白族“绣郎”正用一针一线改写非遗传承的剧本,让千年刺绣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马志翔,男,回族,云南洱源人,博士研究生,1981年12月出生,200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共弥渡县委副书记,弥渡县人民政府县长、党组书记。领导县人民政府全面工作,负责审计工作。分管县审计局。